猛虎高飛車涂鴻欽

       在體育界裡,擁有和「火車」相關外號的選手不在少數。在籃球界裡,名人堂中鋒Artis Gilmore就有「A-Train」這麼一個響亮的外號。至於棒球界就更多了,像是曾經拿下國聯新人王的「D-Train」Dontrelle Willis,或是「東方特快車」郭泰源,本文的主角涂鴻欽,也有著「火車」的稱號,只是這輛可能是運輸史上最容易出軌的火車由於事故頻傳,加上比起預期還快的折舊,在32歲就提前退役,沒能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的記錄。火車的真面目     如果說謝長亨是品學兼優的模範生,那涂鴻欽就像是拉女生頭髮、掀女生裙子的頑童。       在早年民風保守的社會風氣裡,涂鴻欽一直是標新立異、離經叛道的代表人物。和標榜著「清新健康」的中華職棒實在難以畫上等號。抽菸、喝酒、吃檳榔、打麻將對涂鴻欽來說就像是吃飯、喝水、上廁所一樣理所當然,而作風海派的他也從不避諱自己在交友上的廣闊,不論是文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只要投緣他都來者不拒。       涂鴻欽可能是中職退役球員裡,最難以蓋棺論定的球員。多年來,涂鴻欽一直是惹人議論的人物,不了解他的人,視他為難以管教的問題選手;和他投緣的人,認為他是個講義氣、重情感、爽朗率直的好朋友。       他的出手闊綽,毫不吝惜,經常以金錢揮霍自已的青春歲月,在職棒初年,他是唯一以賓士車代步的職棒球員,這種高消費的習慣讓他也曾經債臺高築。如果早年有PTT的話,涂鴻欽一定是鄉(酸)民們茶餘飯後爭相揶揄的對象,不時製造話題的他也是嗜血的媒體們的眼中高利用價值的選手,哪一天「涂鴻欽」三個大字出現在社會新聞版裡,也真的不需感到意外。        在早年的投手裡,涂鴻欽的球風可說是一個異數。        在還沒受傷前,涂鴻欽是一位標準的power pitcher,時速148公里的球速讓他一度稱霸本土速球王。厚實的身材加上不正統的出手動作讓他的直球不但厚重,還擁有向上竄升的尾勁;他大幅度的曲球更是一絕,時常讓設定直球攻擊的打者像是冷凍的披薩般一動也不動。        在球季間他不時請假或是轉任後援,為了就是能夠以最好的狀況下登板為球隊作出貢獻;然而在球隊危急時,他也能在一週內為了止住球隊連敗而三度先發。        三商虎因為涂鴻欽而奪得隊史唯一的一座冠軍,卻也因為涂鴻欽而慢慢走向衰亡、解散的命運。        這就是涂鴻欽,一輛充滿個人色彩、讓人又愛又恨的火車。不愛讀書的小孩       1964年8月17日,涂鴻欽出生在嘉義縣樸子市。自小不愛念書的涂鴻欽在就讀樸子國小五年級時因為「可以不用念書」的理由加入了學校的棒球隊,因為擔心會遭到家長的反對,關於打少棒隊這件事他一直沒向家人提起。直到有一天球隊要出外比賽,涂鴻欽只得硬著頭皮告訴父親,幸運的是涂鴻欽並沒有遭受到阻撓,得以繼續打球。      不過嘉義縣在南區的實力不如臺南和高雄,在涂鴻欽的少棒階段,樸子國小和嘉義縣並沒有太突出的表現,不過能不能當國手,對涂鴻欽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能少讀點書、少上點課,他就心滿意足了。      國小畢業,涂鴻欽沒有刻意選擇有棒球隊的學校,而是就讀了離家不遠的東石國中,或許是天生注定要吃棒球這行飯,一位貴人的出現讓改變了涂鴻欽的人生。      吳敏添,這位曾經擔任金龍、七虎少棒隊總教練的名帥,將涂鴻欽引介到了當時的棒球強權—嘉義市大業國中,這輛名喚涂鴻欽的火車在這時才正式啟程。喂!火車的     大業國中對於涂鴻欽的生涯來說具有獨特的意義,除了在投手的初體驗,「火車」這個名號也是在這時誕生的。       對搭火車情有獨鐘的涂鴻欽,放棄了在早上6點半搭公車上學的機會,寧願選擇早上5點半起床以能夠搭上6點的火車。(註)       當時學校規定繡學號時應該繡明上學時的交通工具,倘若步行就繡「步」,若搭公車就繡「汽」,只不過涂鴻欽這個大老粗實在是搞不懂這些複雜又繁瑣的規則,既然從家裡搭火車出發,涂鴻欽於是就讓繡學號師傅在制服上繡了個「火」字。但所謂的交通工具,指的是從火車站到學校所使用的車種,而火車當然不會直接開到學校。(家中從事繡學號工作的筆者心有戚戚焉,即使現在繡學號的格式已經簡化許多,仍然不時會有小朋友搞不清楚學校的要求而鬧出笑話,何況是三十多年前。)      等到涂鴻欽終於明白繡學號的規則已經為時已晚,而他老兄也懶得再花錢拿去修改,因此全校就只有他一個人繡著「火」字,校方也沒有發現這樁烏龍,讓他過關。從此,如果提到那個「火車的」,大家就知道指的是涂鴻欽。       一個人的外號要響亮好記、叫得瑯瑯上口,通常得符合這個人名字的諧音、或是他的身材、長相、個性。身形有如卡通「哆啦A夢」裡的胖虎的涂鴻欽,「火車」這個外號可以說是為他量身打造。       涂鴻欽海派的個性也是在國中、小時期養成出來的。國小時,他越區到樸子國小就讀,而到了東石國中,樸子國小的同學和涂鴻欽的街坊鄰居們由於地域因素,小團體和派系就自然而然形成,血氣方剛的少年家時常因為大小原因起爭執甚至打群架,這時與兩派人馬都交好的涂鴻欽便扮演著調解、仲裁的角色,而講義氣的個性也讓他結交許多朋友,這些朋友在老師們的眼中並不是什麼好學生,他們不愛讀書,喜歡抽菸、有點閒錢就會上撞球間,久而久之大夥感情愈來愈好,彼此間就產生了江湖義氣。       另一方面,如此的個性也和家庭有關,原本務農的涂家在涂鴻欽10歲那年改搞起貨運,有很多不能見容於治安單位的道上弟兄在逃亡時便會搭上涂家的貨運卡車,這些亡命之徒什麼沒有,就是江湖義氣和四海豪情最多,自幼耳濡目染的涂鴻欽,身上便有濃濃的江湖味。註:家住嘉義縣樸子市的涂鴻欽若要搭火車到嘉義車站,他必須得經過嘉義縣太保市才能到達最近的火車站水上車站,騎腳踏車至少也得花費三十至四十分鐘。正式發車     涂鴻欽正式專任投手是在國三這一年,原本擔任一壘手或捕手的涂鴻欽由於在練球時不時客串餵球投手給隊友打擊,因此在一次主力投手受傷之際,他奉教練之命代班上陣,想不到每投必贏,戰無不勝,從此轉攻投手,成為大業青少棒隊主力投手之一,而大業青少棒也在當年取得南區預賽亞軍,與美和取得角逐全國國手代表權的資格,只是後來成績不理想,僅取得第4名,涂鴻欽和同隊的陳威成(前俊國) 、塗永樑(前三商)、陳昭安(少棒時期投出完全比賽)等人都沒能入選國手,在沒有國手光環下,涂鴻欽一度猶豫是否繼續打球。      「再試試看吧!」幾經考慮後,決定再給自已一次機會的涂鴻欽北上來到了中華中學,成為榮工青棒隊的一員。或許是水土不服,抑或是無法適應榮工體系那嚴明的紀律,涂鴻欽只讀了一年就興起了不如歸去的念頭,正好青少棒時期的老師許春權教練正在高雄三信家商招兵買馬,於是他抱著一線希望回到了南部。       但轉學之路一開始並非如此順利,三信校長原本無意收涂鴻欽入校,但許春權教練的太太許李束女士卻認為涂鴻欽本性不壞,只是愛玩,基於有教無類的精神應該給他一個機會,在師母的力保下,許春權才答應栽培涂鴻欽。後來許春權在1983年過世後,在他所教過的學生裡,就屬涂鴻欽和許李束最親近。1992年4月,許李束在高雄球場的比賽擔任開球貴賓,有了師母加持鼓勵的涂鴻欽也在那週拿下當年首勝,終止開幕三連敗,可謂棒球界一樁佳話。       順利加入三信的涂鴻欽在高三時已是王牌投手,即使三信的實力遠不如美和、華興和榮工等傳統勁旅,但涂鴻欽在全國賽中不俗的表現仍得到評選小組的讚賞,也因此成為三信唯一一位入選中華隊的國手,這也是他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踏上國際棒球舞臺。加速行駛      1983年的羅德岱堡青棒賽是涂鴻欽的國手初體驗,這個賽事最出風頭的是拿下大會MVP以及多項個人獎項的呂明賜,而涂鴻欽一共主投14局無失分,冠軍戰對布羅瓦郡完投9局的表現同樣居功厥偉,將原本表訂的頭號先發郭建成給比了下去。而奪得冠軍的涂鴻欽也有了保送大專的權利,而他也和大多數隊友一樣,

魔龍之戰

選擇進入文化大學,只不過涂鴻欽對於書本上的知識實在興趣缺缺,加上他抽中了2年兵,可以比別人少當一年的情形下,大學僅讀了一個學期就被退學,不過沒差,反正他老兄也不在乎有沒有大學文憑,就這麼到臺電隊等當兵。       涂鴻欽加入臺電後不到一個月就入選1984年洛杉磯奧運,以20歲之齡成為這支代表隊最年輕的選手,由於較為鬆散的賽程,中華僅徵召了5名投手,但每個都是一時之選:郭泰源、莊勝雄、杜福明,還有旅日的老大哥劉秋農,

老虎機

在這些前輩的壓陣下,涂鴻欽這回的入選見習的意味大於實戰的磨鍊,而他在奧運的5場比賽中,唯一一次的出賽是對上實力懸殊的多明尼加,在最後一局上來亮相,經驗不足的涂鴻欽被對方抓著急著搶好球數的心理,被打出兩支安打失掉一分,讓多明尼加免於被完封的命運,

新娛樂城

但是他尾勁十足的上升快速球也讓教練團留下深刻的印象。       奧運之後的世界盃棒球賽,由於郭泰源加盟西武,讓教練團能夠信賴的投手只剩下莊勝雄和杜福明,戰力顯得相對吃緊。經過了奧運的洗禮,涂鴻欽在這次賽事中大放異彩,4場的出賽,19局的投球內容裡交出了ERA2.368的好成績,順利分擔了莊杜兩人的壓力,讓投手僅有三張牌可打的中華隊硬是拿下銀牌。       1985年的亞錦賽,由於莊勝雄加盟日職羅德隊,這支中華隊整體的投手戰力是雪上加霜,在入選的6位投手中,總教練吳祥木估計僅有三個半投手可以使用,包含涂鴻欽、郭進興、杜福明,還有時好時壞的許正宗,橫看豎看這樣的投手陣容都是相當吃緊,不過所謂時事造英雄,涂鴻欽在亞錦賽裡大鳴大放,8場的雙循環賽事中,他一個人就包辦了5場出賽,其中兩場面對韓國僅失一分,讓他入選了大會的最優秀投手獎,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次面對韓國時,前8局無失分的涂鴻欽在第9局被打了追平的陽春彈,中華隊後來最後在13局的激戰後吃了鍋貼,經過這場比賽也讓涂鴻欽瞭解到自己的投球智慧仍然有所不足。       儼然成為中華隊新一任王牌投手的涂鴻欽接下來在美國的業餘公開賽中繼續大發神威,這個被視為之後在加拿大進行的洲際盃的前哨戰最後由中華和古巴爭奪冠軍,這輛火車面對紅色閃電是毫無畏懼,在他的壓制下古巴僅得到2分,加上打線爭氣,就以7:2抱走冠軍。       緊接著進行的洲際盃,教練團為了不讓對手探明虛實,在預賽刻意減少涂鴻欽的上場時間,最後中華隊以預賽第3名之姿,對上的是預賽第2的古巴。       這可能是中古對決史上最激烈的一役,中華隊一如預期派出涂鴻欽先發,這天也剛好是涂鴻欽21歲的生日,隊友和教練團還準備了大蛋糕,準備在賽後為涂鴻欽祝壽兼慶功。只不過年紀尚輕的涂鴻欽在這麼高張力的比賽表現得綁手綁腳,投不滿6局就失掉5分,不過隊友也很爭氣的為他打下7分,直到他退場前都還是勝投候選人,但接手的杜福明沒能夠守住勝果,先是在9局下被古巴拿下追平的第7分,最後又在第10局讓古巴拿到結束比賽的第8分,原本可以奪冠的機會瞬間化為烏有,原本應該甜美的慶生蛋糕嚐起來也像是那剛起鍋的鍋貼,但這一兩年在國家隊的好表現,吸引了國外球團的注意。不盡人意的赴日生活     在1985年亞錦賽後,包含養樂多和大洋兩支日職球隊對涂鴻欽都有著高度的興趣,但是由於他們無法掌握涂鴻欽肩膀的傷勢,加上涂鴻欽本人也對於自己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脫穎而出沒有太高的信心,雙方於是陷入僵局,無法一拍即合。       由於大哥罹患小兒麻痺癥,需要幫忙負擔家計和醫藥費的涂鴻欽沒有時間再猶豫,他得立馬做出決定,另一方面中華成棒隊在這時也陷入了青黃不接的窘境,假如涂鴻欽選擇加入職棒,那麼他就不能參加1988年的漢城奧運,國內的某些球界人士也以「愛國心」這個緊箍咒讓涂鴻欽倍感為難。       最後在幾番的權宜之衡下,涂鴻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擾,選擇低調行事,對於未來的動向也總是欲言又止,避重就輕,而就在1985年底的國際邀請賽後,涂鴻欽便加入了日本的熊谷組業餘隊,在臺灣的新聞版面裡銷聲匿跡。       而在當年網路不發達的時代,日本的業餘球界對於臺灣來說就是像是一團迷霧,涂鴻欽在日本的狀況沒有太多的國內媒體關心,只知道他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後透過陽介仁的牽線轉到另一支業餘球隊阿部企業隊,這段不如意的時光除了沒有太多球技上的進步,在國際賽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1988年,他陷入了超級大低潮。       這一年同時有著世界盃和奧運兩大賽事,中華隊也徵召了涂鴻欽、林易增、吳復連、陽介仁、黃平洋和林仲秋等6位在日本打拚的好手助陣,這支成棒隊可以說是背負著相當高的期待出征。只不過世界盃一開賽,這6位緊急入替的選手統統失靈,中華隊在預賽竟以3:5意外輸給波多黎各,先發的黃平洋和接手的涂鴻欽在前三局就掉了4分,大失所望的教練團僅能讓涂鴻欽透過對實力較差的球隊上場出賽以找回球感,所幸靠著陳義信、郭建成還有郭李建夫的好表現,只是這支在世界盃僅拿下第三名的中華隊早已氣力放盡,士氣大傷,在後來的奧運預賽面對荷蘭、波多黎各和日本三戰皆墨,

信用版註冊

草草的打包回家,一向對選手相當尖酸刻薄的棒協在設了一頓飯局後,每個人發了500元的車馬費就各自解散,涂鴻欽也回到日本打球。       原本可能就這麼在日本的業餘隊凋零終老的涂鴻欽,一位教練的出現又讓他的人生再度有了轉折。       三商行棒球隊的總教練林信彰為了這支即將進入職棒的球隊前往日本找涂鴻欽,邀請他和三商隊一起到荷蘭比賽。正悶得發慌的涂鴻欽一下子就答應了,只不過後來回到臺灣的某天,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即將進軍職棒的三商虎球員名單裡,就這樣以「先斬後奏」的方式成為中華職棒的開朝元老。龍爭虎鬥        1990年3月17日,統一獅對上兄弟象湧入了14310名觀眾前往觀戰,不過內行的球迷都知道,晚場進行的龍虎戰才是真正的重頭戲,三商將由涂鴻欽對上味全的黃平洋。       在職棒元年還沒有「四大天王」這個名詞,聯盟裡會被稱上「Ace」的就屬黃平洋和涂鴻欽,兩人之間除了在外型上有著極大的落差,球風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涂鴻欽剛猛且具有尾勁的快速球,就像是猛虎出閘般氣勢凌人;黃平洋多彩的變化球彷彿神龍般見首不見尾,這場比賽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後,這兩位國家隊常客就不曾在公開的比賽亮相,數月不見,身手何如,自然也引起球迷關心。       自從與三商虎簽約後就不斷調整體能,努力調整狀況的涂鴻欽在這場比賽投得得心應手,渾厚的快速球加上速差極大的曲球讓味全打者一籌莫展,全場只敲出5支安打,

BINGOBINGO

吞下了14次三振。反觀三商打者在林總教練放掉黃平洋第一球的指示下,把握住黃平洋失投的球攻擊,讓黃平洋投完5局就失掉3分退場,最後完投9局無失分的涂鴻欽不但是中華職棒第一位完封勝的投手,同時也是第一位拿下單週MVP(在1990年4月改為單月MVP至今)的選手;至於單場14K的記錄至今仍然在本土投手中高居第一,僅有林恩宇在2006年7月28日能夠追平。        涂鴻欽和黃平洋在兩人後期都因傷打打停停下僅再同場先發3次,不過涂鴻欽還是在這3場中拿到了2勝,稍稍占了上風。不「聽話」的火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三商虎在涂鴻欽、康明杉、黃武雄等投手群的壓制,加上黃世明、鷹俠、陳正中等人在打線上的挹注,成為中職史上第一個上半季冠軍,只不過這一冠也是三商虎隊最後一個冠軍。到了下半季,由於傷兵累累,加上投打輪流陷入低潮,原本咄咄逼人的猛虎宛如病貓般一蹶不振,涂鴻欽更因為場外的風波差一點就無球可打。       1990年6月20日,就在三商虎提前封王後的第3天,時任三商虎領隊陳君毅就在聯盟會議上表明可能會與兩名球員解約,希望其他三隊也不要予以錄用。       此話一出,大家很快的就臆測到涂鴻欽會是被開刀的對象,因為在6月14日登板後援後,他就不曾再出場過,聽聞傳言的涂鴻欽也相當吃驚,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要被解約,在一番的旁敲側擊、四處打聽後,他明白這和他兩度請假和帶頭爭取權益脫不了關係。        就現今的觀念,球員因身心狀況不佳跳過一、兩次先發或是進入傷兵名單調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球員為了爭取自身在薪資、獎金上的合理性透過法律途徑解決也是天經地義。然而在當時相關規定都不完整的職棒,資方占有了絕對的主導權,像涂鴻欽這樣「不聽話」的選手對他們來說有如芒刺在背,欲除之為快。        了解事態嚴重的涂鴻欽在林信彰總教練的陪同下向領隊陳君毅道歉,然而球隊在內部士氣大挫下在下半季僅以第三名作收,將和下半季冠軍味全龍爭奪總冠軍。燃燒小宇宙的火車        總冠軍賽首戰,三商虎一如預期派出了涂鴻欽先發,為了適應涂鴻欽的快速球,味全龍在賽前的打擊練習特別將投手與打者的距離縮短,並由隨隊練習的謝長亨餵球以模擬涂鴻欽的球路,只不過比賽正式開打,味全龍仍然涂鴻欽沒有太多的抵抗力,然而三商的打線也受制於「黑將軍」史東的投球,僅靠著鷹俠在9局上的陽春全壘打得到一分,味全則靠著洪正欽的再見安打以2:1搶得首勝,完投8.1局的涂鴻欽僅能黯然吞下敗戰。       第二戰三商靠著康明杉的好投以3:0扳回一城,然而第三、四戰,劉義傳和黃武雄都遭到了味全龍打線的痛擊而敗陣,沒有退路的三商虎只得在第五戰押出王牌涂鴻欽,企圖延長戰局。       事實上,涂鴻欽在賽前就因為感冒而身體微恙,但他自認狀況無虞,依舊披掛上陣。比賽開始,三商虎貧弱的打線依舊沒有給予涂鴻欽太多的支援,僅在第8局靠著孟雷的陽春砲取得1:0的領先,但涂鴻欽在9局下被郭建霖的高飛犧牲打追平了比數,比賽進入延長加賽,抱病上場的涂鴻欽在這時身體已經忽冷忽熱,並一度在休息室裡嘔吐。只是好勝的涂鴻欽不顧教練團和醫護人員的勸阻,仍然堅持繼續投球,到了12局上,三商靠著陳正中的安打拿下超前的第2分,12局下,登場投球的依舊是隨時可能倒下的涂鴻欽,而涂鴻欽這回沒再讓勝利溜走,以三球三振掉了馬斯結束了比賽,賽後他也馬上被送上救護車就醫。       第六戰先發投手康明杉在第二局就被洪正欽的安打先失掉2分,迫使教練團在4局上得推出僅休息一天,體力尚未恢復的涂鴻欽上場後援。他不但化解了康明杉留下的危機,之後的5局也讓味全無功而返,但前5戰僅得到7分的三商打線面對味全先發黃平洋可說是一籌莫展,一路掛蛋到底,眼睜睜地看著味全拋下紅色的彩帶。6場比賽中完投2場,26局僅失掉2個自責分的涂鴻欽無疑是最失意的一人。這一年他投了149局,交出了10勝8敗5救援,ERA2.48的成績,沒有辜負眾人的期待。走向停駛       在風光的職棒元年後,涂鴻欽的職棒生涯便開始走下坡。愛好杯中物的他引起肝病不時發作,長年不正統的投球動作還有過度的出賽讓他的手肘出現了碎骨,肩膀也不時出現不適的癥狀。投球局數不但逐年遞減,1991年拿下生涯單季最多的11勝後,後來5季就再也不曾單季超過7勝,縱使他的ERA、WHIP都保持著一定水準,但因傷所苦的涂鴻欽在後期喪失了球速與球威,僅能以威力猶在的曲球讓打者打不好出局。       不過,讓火車提前退役的並不是大大小小的傷病,而是他所引發的麻煩。       黑虎事件是一段讓虎迷心痛不已的歷史,在當時新聞界與職棒共存共榮的時代,根本沒有媒體願意報導相關的新聞,後來也沒有任何人因為黑虎事件而被起訴,究竟有沒有收錢打假球,真相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三商虎在職棒二年以後戰績一直不理想,除了打線斷層過多,內部的派系鬥爭使得球隊無法凝聚才是猛虎變病貓的最大原因,而在1994年上任總教練的宅和本司更是傳聞讓派系問題更加嚴重的元兇之一,他和同樣私生活複雜的涂鴻欽都有著相同的敵人,那就是林仲秋。       當時已近不惑之年的林仲秋一直是未來總教練的人選,深怕自已飯碗不保的宅和當然視林仲秋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林仲秋耿直、守規矩的個性自然也不會和涂鴻欽有著太好的私交。在1992年就曾出現財務問題的涂鴻欽,關於為了還債而接受黑道的利誘打假球的傳聞也不時在BBS和球迷之間流傳著,就這樣三商虎便被分過「黑虎派」與「反黑虎派」,許多不願同流合汙的選手在這時也遭到宅和為首的教練團給修理,先後因故被解約。       1995年10月14日的虎熊戰,三商虎只要在此戰獲勝就能得到久違的半季冠軍,打入總冠軍賽,但先發投手涂鴻欽卻在一局下半就接連投出保送,讓俊國在只出現一支安打的情況下就攻下4分,最終三商就以6:9在這場天王山之戰敗下陣來。這場比賽結束後,球迷的不滿和球隊打放水球的傳言也日漸升高,在紙包不住火的情況下,

必贏娛樂城

球團高層才真正開始處理問題,將包含傳聞為「黑虎集團」首領的涂鴻欽在內的多位球員陸續解約,但整支球隊已經元氣大傷,加上康明杉、洋將三劍客等人都被挖角到新成立的臺灣大聯盟,三商虎隊僅再存活了三季就宣告解散,走入歷史。       而離開三商虎的涂鴻欽幾乎完全脫離棒球界,他賣過成衣、也曾在臺北市陽明高中短暫教球,後來則是任職於保全公司,完全無法和那個曾經一夫當關,單場14K的投手聯想在一起。       假如他能夠更加潔身自愛,或許他能夠交出更好的成績單,三商虎也不會因此提早收手,但就像電影《黑暗騎士》裡Heath Ledger飾演的小丑所說的,「Why so serious?」或許對於放蕩不羈的涂鴻欽來說,打職棒不過就是他生命當中的一段小小插曲吧。  延伸閱讀:懷舊經典 中職退役球星傳奇星光閃耀 中職現役球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