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中職裁判體驗營下午

裁判是普通人,也都是好人,

DB電子試玩

這是我經過一整天體驗營後的感想,先寫在最前面。在繼續分享前,要先勘誤一下,上午在三壘審出棒過半的體驗中並沒有投手投球的動作,而是由打者模擬出棒再由捕手要求請示壘審,我閃球是下午的事情。XD中午在通道走廊吃便當,其實是件蠻愜意的事,而且這天的氣溫剛剛好,有點太陽又有點冷,吃到一半,這天同樣在天母進行棒球教室的竹風少年棒球隊小朋友及家長們陸續經過,棒球就是要向下札根啊。下午的第一堂課是蘇建文(以下皆敬稱略)及紀華文的講座,

線上體育投注

這也是這天唯一在休息室內的課程。第一位是執法超過3000場,目前沒記錯應該已經是3200多場的蘇老師,蘇老師在大約20分鐘的時間裡,分享了一些當裁判以來的心路歷程,從他以一個非棒球相關經歷出身,在太太的鼓勵下考上中職裁判,一開始並沒有想說要做幾年,沒想到就這樣過了3000場,而假球發生時自己心中也有很大的迷惘,

魔龍傳奇試玩

分不清楚當時在球場上何為真何為假,以及2003年總冠軍賽因一壘判決的爭議而產生的抗議衝突事件,當時這事件上了各大新聞頭條,他說他想不通到底是犯了什麼罪要被媒體這樣大肆且持續報導。蘇老師在分享中也沒有說不能犯錯,但犯了錯就改進,大家都在努力。沒辦法,這就是臺灣的現實新聞環境啊。(這是我個人想法,但不關棒球點,不多談。)聽完蘇老師的分享後,心裡有點心酸,尤其在上午的課程後,深深感受到裁判不只是生理上的辛苦,在心理方面更是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大的壓力啊。紀老師的分享就比較輕鬆了,從抵達東京,在奧運場上執法,以及賽事結束後,都講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例如在機場入境篩檢時他很緊張,怕萬一一去就要被隔離,那任務一天就結束了,結果竟然還有人用嚴肅的表情跟他開玩笑;然後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要吐口水送去篩檢,陽性就掰了,每天等結果超煎熬;下飛機後就坐4個多小時的計程車到福島,第一場就遇到挑戰,整個棒球賽事下來也才6次挑戰,他一個人就佔了一半,還好都是好的結果;然後又從福島坐5個多小時的車到橫濱,金牌戰擔任主審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比賽結束之後,

現金版娛樂城

向橫濱球場致敬等,這些小故事讓本來能去但因疫情而去不成的我也感覺自己有參與到東奧的賽事,不愧是在東奧棒球場上唯一的辣個臺灣人啊!兩位前輩的分享結束後,又是戶外課程,要驗收上午的主審判決手勢了,首先是由羅鈞鴻解說主審的基本站位,這邊的重點就是要Play Ball之前要確認的5件事,依序是9名防守球員是否位於場內,兩名壘指是否在場,投手是否持球並立於投手板,擊球員進入擊球區,以上4個要件都達成,主審方能宣告Play,簡單說明完之後便分3組帶開,1組到本後體驗鷹眼電子好球帶,1組到室內打擊練習曲接受發球機的挑戰,1組則是到界外區加強訓練好壞球判斷基本功。我們這組先到本後,這邊才是要穿著護具站在本後判定好壞球,判完之後可以看看判決是否與電子好球帶顯現出的一致,在投手丘上的是發球機,講師擔任打者,我們就擔任主審的工作,在這裡講師有交代要正面對著球,護具才有完善的保護,結果我還是不自覺的閃了一顆球,這天之後也閃了一兩顆,我還沒有跟速球對決的勇氣啊,結果我的判決只有50%的準確度(依電子好球帶為準)。在每個學員上去體驗的時候,紀老師都會上前說判完後可以看看旁邊螢幕上,電子好球帶秀出的結果,也都會給予鼓勵,真的是一個可愛的指導者;而學員應該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穿護具,所以在這邊及下一個區域都有講師幫忙穿護具,在等候的時候也有跟他們聊天,都很親切且熱心,如果有問題也是都詳細回答,我對裁判們的好感度又增加了一顆心。接著移師到室內打擊練習區體驗130公里左右的速球,這邊的講師是蘇老師,他簡單講解主審在判好壞球時set的時機及一些要領,並且強調絕對不能眨眼,一眨眼球就進手套了,之後輪流上陣體驗,130公里的球我在大魯閣雖然比較少打,但也不是沒有面對過的經驗,不過站在打擊區跟站在本後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又閃了一次,而且蘇老師在這裡現出嚴肅指導者本色,仔細地看每個人的站位及姿勢,不時暫停且大聲一點地糾正,我覺得他根本就已經把我們當做是在正式訓練了,這也看得出來蘇老師累積3000場的職人精神啊。最後則是到一壘側的界外區,進行4人1小組的好壞球判決加強訓練,由一位講師拋球,學員就站在捕手後面做判決,我這組是由王俊宏來拋,他很認真,一直演練到最後,其他3組都休息聊天了,不過這樣應該是我們賺到,但接球捕手的工讀生弟弟就累了,在這邊我又閃了一顆球,真的很難改,這一組中有一位光頭弟弟,後來才知道他只有18歲,

信用版申請

但是知道很多周星馳的梗。演練完後剩下一些時間,我們就坐下來聊天,問了王老師一些問題,過程中才知道原來裁判一年只有領球季期間,也就是8個月左右的薪水,薪水也不算高,而且能站一軍的約10個裁判,1個人1季要站100場左右,休賽季年長的有些就休息,年輕的會再去找比賽累積經驗,將來如果有6隊,如果又要3地開打,那裁判人手將面臨挑戰,所以之前徵選了2、3名新人的樣子,聽到這裡覺得裁判真的很操。我也跟王老師坦承其實我也有在場上罵過,但我覺得球迷的罵大多數都是一時的情緒發洩,過了就沒事了,也不是真的討厭裁判這個人,就是對於比賽很投入的一種反射。聊了一下天後就集合,準備進行這天最高潮的課程了。最後一堂課是抗爭議處理狀況說明及體驗,碼表表示…我是有看到紀老師手上有一個,但是我不敢跟他借,話題偏了拉回來,這堂課是唯一不能錄音錄影的課程,由彭楚雲擔任講師,各壘審就定位,其他多位裁判就待在三壘休息區蓄勢待發,準備出來抗議。這堂課有三個爭議案例,一個是九局下半平手1、3壘有人,投手發生投手犯規,免費奉送再見分;再來兩個好像都是好壞球的爭議,先模擬狀況,再由講師解說如果處理,其實要點就是先讓教練說完他想說的,在不失裁判尊嚴的情況下,讓比賽順利進行,且驅逐出場並不是一種權威的顯示,而是在無奈及不得已的心情下,為了要讓比賽繼續所做出的決定,而且驅逐出場還要寫報告呢。講師群們在這一堂課彷彿是要用盡這天最後的力氣,賣力地真實呈現出抗議情境,現場驚呼大笑聲不斷,但在真正的比賽中,這種球迷在球場上最喜歡看到的場面,應該是每個裁判們最不想發生的事情吧。最後一堂課結束了,大家回到休息室準備結訓,由楊清瓏秘書長簡短致詞,他指出希望藉由這次體驗營來讓各界更了解裁判在做些什麼,這個目的我想在我身上有達成,我在這天有所體悟,原來裁判的工作真的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生心理都要承受不小的壓力。致詞完後的QA,有位學員站起來說他要跟林金達道歉,這時不知道是誰說了那個禁忌的詞「變形金達」,結果全場大笑,學員說他經過這天才知道好壞球真的很難判。接著就是頒發結訓證書,頒個人獎項,原來這天有6位女生(其中有1位還是我幾百年不見的朋友)以及4、5位16到18歲的同學參與,頒完獎之後是抽獎,我整個槓龜,一頂CPBL的帽子都沒有拿到,就這樣結束了這次難得的體驗,還好我有決定報名,才能知道球場上的另一個面向,我想以後或許還是會在場上對判決罵個幾句,但同時我會想到這天的體驗,

QT自由國度試玩

然後罵小聲一點。 結訓後我向蘇建文及紀華文兩位索取簽名及合照,我跟蘇老師講要站到4000場,他回說那他會變成老妖怪了。 ,